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暗月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小五谢谋

小五谢谋

小五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小五只觉得胸口一凉,从前一直被束着的地方此时乍然蹦了出来,她没想到燕国公子竟能做出如此轻佻的事来,不禁脸色煞白,失声惊叫,慌忙掩住胸口。

主角:谢谋小五   更新:2023-08-06 12: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谋小五的其他类型小说《小五谢谋》,由网络作家“小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五只觉得胸口一凉,从前一直被束着的地方此时乍然蹦了出来,她没想到燕国公子竟能做出如此轻佻的事来,不禁脸色煞白,失声惊叫,慌忙掩住胸口。

《小五谢谋》精彩片段

小五只觉得胸口一凉,从前一直被束着的地方此时乍然蹦了出来,她没想到燕国公子竟能做出如此轻佻的事来,不禁脸色煞白,失声惊叫,慌忙掩住胸口。

那人的匕首重重地敲了下来,将她纤瘦的骨节敲得倏然发麻,喝道,“写!”

小五骇得发抖,骨节也疼得发抖。

要写什么,要招什么,她不知道。

写下大表哥的名字吗?

写下她的出身吗?

写下她女扮男装在魏营这数年吗?

要写什么,要招什么,她不知道呀。

她在魏昭平三年冬的两国交战中与沈宴初失散,与上百个同袍一齐被燕军所俘。他们被紧缚了双手由粗糙冷硬的麻绳前后相连,就好似一串狗尾巴草上的蚂蚱一般。

从燕军大营里出发,被马鞭驱赶着冒着风雪走了一路,那时她与同袍不知要被驱至何处,但俘虏的宿命一向如此,是连草芥蝼蚁都比不上的,她知道自己一定会死。

那天坑多大多深呐,姓周的将军说三百人都埋得下。她眼看着自己并肩作战的同袍被一刀刀砍杀,他们的血喷出老远,在雪地里溅出一朵朵骇人的红梅。

有的当场毙命,有的不曾断气便被踹进了坑中。

那都是活生生的魏人呐,就那么一个个地死了。

那时她被绑了一整日的双手险些冻掉,那一路走去她的靴子被雪水浸得透透的,一双脚也早就被冻得失去知觉,但那时不及现在冷,亦不及现在害怕。

活到现在已是谢谋格外开恩,犹记得那人曾说,“到了燕国,自然杀你。”

如今果真到了燕国,也果真要杀她了。

对谢谋而言,她已经没什么用了。

没有用的人,自然要杀。

小五左手袍袖掩胸,右手颤抖不止地执笔上了竹简,却一个字也写不下。

那人依旧冷凝着脸,咄咄逼问,“沈宴初密令你潜至燕营,是与不是!”

眼泪在她眸中团团打着转儿,她强忍着不肯叫它落下来。

她在心里大声呐喊,大表哥没有密令她来燕营。

他是这世间唯一护她怜她的人,他恨不得将她永远护在身后,若不是那日大表哥手上有伤,她定要跟在他身边,他绝不要她战场迎敌。

世人皆能负她,唯大表哥不会。

不会。

亦绝不会要她潜至燕营做什么细作。

绝不会。

大表哥光明正大不愧不怍,他不屑于做这般下作的事。

绝不会。

小五仰起头来,大声道,“不是!”

谢谋摩挲着她的脸,笑叹道,“真是天生的细作。”

小五屏气敛声,辩白道,“我不是细作。”

她怎会是细作,当真可笑。

她若是细作,早在中军大帐便将他毒死、杀死、刺死了。

她若是细作,便轮不到他如今在这折辱审问她。

她只恨自己没有早点下手。

那人捉住她的左手,用力往一旁拉去。小五死死捂住胸口,拼命与他对抗。

但谢谋力道极大,她僵持不过须臾,便被他拽到一旁,她的胸口顿然暴露在他的眼里。

小五能在他漆如点墨的凤目中看见自己衣衫不整袒胸露乳的狼狈模样。

眼泪刷地一下决了堤,她全身发抖,脑中轰然一片空白。

胸口没有寸缕遮掩,因而很凉,凉得她心慌胆落。

在生死面前,清白好似什么都不算了。

她在军营多年,素知这个道理。

她恨不得那日便死在燕军刀下,死在天坑之中。

那人面色丝毫不变,淡淡问道,“你可知为何不赐你鸩酒?”

小五不知,她原先只以为他是个好人。

她心绪恍惚,怔然不语。

那人的话刻薄低冷,似刀子一般一寸一寸地刺烂剜透了她的心,“要你死得明白,我亦罚得安心。”

小五眼底悲凉浮漫,是了是了,密使将她的底细查得明明白白,从前一次次死里逃生,如今自然是必死无疑。

必死无疑了。

她这才知道谢谋并非良人。

他身居高位,杀伐果断,满腹的权谋算计,又怎会是什么良人。

室内的炉子烧得很旺,火星子哔哩啪啦地窜出来,她的雪人早便化成了一滩水,而她暴露的双肩已起了一层细细密密的鸡皮疙瘩。

她如坐针毡。

那人又问,“你还记得我说过什么?”

小五怔然,喃喃回道,“记得。”

那人神情冷冽,“若敢骗我,我必亲手掐断你的脖子。”

是了,他是这样说的。

他说过胆敢骗他,便亲手掐断她的脖子。

他那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在她颈间肆意拿捏,冷肃的眼眸从她身上掠过时,神色不定起来,“魏俘,你到底是多硬的心性,这都不肯求饶?”

小五不肯求饶,那只执笔的手抖得不成样子。笔尖早就干了,连乱糟糟的笔画都画不出来了。

她只是辩白着,“我不是细作,没有做过背弃公子的事......”

谢谋喉间溢出一声轻笑,旋即放开了她,“罢了。”

小五大口地喘着气,她暗自庆幸,庆幸这场窒息的审讯总算结束了。

“罢了”便是无事了罢?

定然是的。

将将要拉上衣袍,那人却笑,“别动。”

小五心里咯噔一声,而那人旋即而出的一句话令她顿然崩溃。

他朝外命道,“孝廉,送她去营中做个营妓罢。”

室外抱剑的人高声回道,“公子,遵命!”

言罢便要推门进来。

小五的眼泪登时决了堤,她惊惧交织,面色煞白,死死抱住谢谋的腿哭道,“不要!公子开恩......求公子不要!”

那人居高临下地睨着她,深眉紧锁,眸中却无半分情愫,“死都不惧,却畏惧做个营妓?”

她已是惊弦之雀,血色尽失,一行行的眼泪打湿了他的袍角,“公子饶了小五罢!小五不是细作......求公子不要送小五去营中......”

他垂眸凝她好一会工夫,却是轻笑了一声,“沈宴初可见过你如此低贱浮荡的模样?”

小五的话顿然噎在了口中。

她从未在男子面前宽过衣袍。

她才十五岁,她只在沈府老嬷嬷的闲聊中听起过“浮荡”二字。大抵是哪个婢子不要脸地勾引了谁,引得嬷嬷们背地里破口大骂。

可她呢,她终年穿得严严实实的,她比谁都规矩,即便是最厌恶她的舅母也不曾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她。

她衣衫不整皆是因了他的缘故,若不是他亲手扒落她的领口,亲手挑开她束胸的帛带,她怎至于如此“低贱浮荡”地求他?

她尽心侍奉,不敢有一丝懈怠,原以为能换得他一次次的宽恕垂怜,换自己一命,活着便能回大梁,回到大表哥身旁。

哪知道他的宽恕与垂怜到头来也都似沤珠槿艳,不过一片虚假的光影罢了。

出逃的计划将将成型,竟再也用不上了。

也许能活着,也许很快便死在营中。

小五兀自失神,谢谋已踢开了她。

定是觉得她弄脏了他的衣袍罢。

何止是谢谋啊,连她都觉得自己肮脏不堪。她拉起领口将衣袍紧紧拢起,告饶的话却再也说不出来了。

那一刻她想,便是去了营中又怎样,便是今日去了营中,她也绝不会再向谢谋开口求饶。

绝不。



小五尚怔然跪在席上,那人已负手走了出去,门外的裴孝廉并没有进来,听着脚步声渐行渐远,似是都走了。

小五浑身发冷,正堂的火炉子依旧暖烘烘的,但她不住地打着冷战,半点暖意都感觉不出。

这一日不知是怎么过去的,但她到底是活着从这正堂里出来了。

她也不知是怎么走回后院的,恍惚记得槿娘见鬼一样朝她跑来,“你......你怎么......”

好一会儿才继续道,“......你怎么赤着脚?”

她神昏意乱中,闻声垂眸看去,原来自己竟赤着脚踏雪走了这一路。

难怪那么冷。

魏昭平三年,这一年的冬天,可真是冷啊。

彻心彻肺地冷。

散乱的乌发在风中迷了她的眸子,她失魂落魄地走着,槿娘已解了斗篷给她裹了,她依然冻得肌骨生疼。

进了厢房,她便蜷进了被窝里,冰凉的被窝哪有一点儿暖意,她紧紧地蜷着,不停地打着寒颤。

槿娘素日不见人影,如今倒肯照顾小五,原先放在榻旁的炉子竟搬到了小五身边,就连她自己的被子亦给小五紧紧裹在身上,甚至还去庖厨煮了姜汤。

见小五可怜,她原是想把卧榻还给她,但自己又实在不想睡地上,因而便不提这一茬儿。

虽一直守在一旁,嘴却片刻也不闲着,寻常总溜出去与姐妹们偷闲叙话,如今全一股脑儿地往小五耳朵里灌。

“奇事,真是天大的奇事,我心里还一直嘀咕,你怎么男不男女不女的,还真叫我猜着了!”

“啧啧,如今再这么一看,倒顺眼了许多。你眉心这颗红痣长得虽好看,却是个克夫的模样,不好,改天我用针给你点了去。”

“我跟你说,你最好别跟死了没埋一样,槿娘我还等着你伺候呢!”

要不就凑过来神神秘秘地问,“公子是不是要了你?”

见小五闭着眸子不答,她便又自顾自说起来,“我告诉你,公子若要了你,那可是天大的福气,你这小麻雀呀就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到底有没有,你说话呀!”

“我这几日一直在想法子上下打点,就盼着能去公子身边侍奉,我这全部家当可都搭上了,事儿没办成,外债倒欠了许多,愁的我槿娘是日夜睡不着觉呀!”

说到伤心处,还情不自禁地抹起了泪来。安静了不过片刻,忽地又打起了精神,探过脑袋来推搡她,“哎?你有值钱的东西没,拿出来,我就不信这世上有不推磨的鬼!”

“你怎么不说话,你说呀!你说呀!”

小五本是万念俱灰,这小半晌工夫过去被槿娘扰得头都要炸了。她裹紧被子坐起身来,幽幽道,“我没有值钱的东西,但若有,必定先给姐姐。”

槿娘翻了个白眼,兀自盘算着,“不过是个魏俘,我能指望你有什么?不过,若公子愿带你回蓟城,说不定还能给公子做个姬妾,那时公子随便赏你点儿什么,都够我打通关系了。”

言罢自己吃吃笑了起来。

小五脸色越发得白,她才不会做人姬妾,更不会做谢谋的姬妾。

那最不堪的模样似水草一般将她的五感六识都缚得死死的,她想起来便如坠深渊崖底,气都喘不上来。

这小半日她已经想得明明白白——成与不成,都必须立即逃回魏国。

今日活着从谢谋手里出来,来日还不知要落到什么地步。

想起“营妓”二字来便胆丧心惊栗栗危惧。

她是魏国良家女,死也要有清白身。

她打起精神来,“我很饿,姐姐能不能找点东西吃。”

槿娘叉腰拧着眉头,“我是来监视你的,你还敢吩咐我?”

话虽这么说,到底还是起了身往庖厨去了。

小五想,槿娘总还是一个不错的人。

可她也是燕人。

燕人到底是不能信的。

这一日已是魏昭平三年腊月二十八日,小五用雪人推演逃跑路线不过还是晌午时分的事,如今局势便陡转急下。

她势单力孤,连件兵器都没有,逃跑便尤为困难。入了夜依旧辗转难眠,槿娘倒睡得沉,大半夜过去皆是鼾声如雷,她便愈发不能安枕。

别馆后院皆是侍者与婢子的住所,总管为了省下库钱,待底下人一向是精打细算,因而夜里并不点烛。

也不知睁着眼熬到了什么时辰,天色依旧黑不见光,暗沉沉地没有一颗星子,唯有檐上的积雪映出些许光亮来。

一旁的鼾声乍然停下,榻上那人睡眼朦胧地起了身,点了油灯披了件斗篷便晃晃悠悠地出了门,约莫是起夜去了。

一时安静下来,小五早便熬得困顿,阖上眸子便要睡去,窗外却似有脚步声悄然摸近,鬼鬼祟祟,不似槿娘的声音。

小五心里警铃大作,谢谋没有赐死,就一定会有人趁夜刺杀。

尤其有人说,“魏人岂能活着去燕国。”

她悄声起身,牢牢抓起青雀烛台躲在衣柜一旁。

但若那人敢杀她,她一定用烛台砸烂他的脑袋。

须臾便闻“吱呀”一声,厢房的门被小心推开,旋即那黑色的身影蹑手蹑脚地摸了进来,利刃在夜色中散发着骇人的寒光。

看着身形倒似裴孝廉。

那人很快便摸到了榻旁,冷笑一声,举起弯刀便连连往榻上猛刺下去,刀刀皆是往死里扎,半分情面都不留。

可惜刀刀皆扎了空,榻上并没有人。

那人低叱了一声,“娘的!”

听着声音亦似裴孝廉。

小五在暗处睁眸盯着,那人没有杀成,便持刀在屋内搜寻起来。

她屏气敛声,一颗心七上八下,如兵荒马乱,亦如枞金伐鼓。

她的烛台哪里能比得那人的大刀。

那人的脚步愈来愈近,小五的心几乎要从喉间迸出来,她暗暗举起了烛台,准备砸烂那人的脑袋。

好在这危惙之际,听见槿娘趿拉的脚步声朝厢房走来,那刺客听到动静急忙闪到门后,待槿娘打着哈欠进门,那人蹦出来举刀便砍。

大半夜地忽然冒出个人来,槿娘骇得一屁股摔倒在地,继而举着油灯尖叫起来,“啊!啊!鬼啊!啊!”

她手中的油灯照出裴孝廉罗刹一般的脸来。

其人眼中杀机毕现,毫不掩饰。



小五暗暗咬牙,最想要她死的便是裴孝廉,她一向知道。

那人才发现险些砍错了人,大抵是怕被认出,再闹到谢谋面前受责,低低骂了一声“娘的”,便赶紧闪了出去。

槿娘还瘫在地上闭紧眸子尖叫,“救命!”

小五忽然计上心头,困扰她一夜的难题终于有了答案。

她缓缓走来,握住她的手,“姐姐,不是鬼,那是裴将军。”

槿娘霍地睁开眼,“裴将军?他怎么会来?”

她手里的油灯发着晦暗不明的光。

小五接过油灯,正色说道,“他要杀你。”

她借着油灯的光亮点上了烛台,又不急不躁地往炉子里添了些炭。

槿娘却惊得半晌合不上嘴,喃喃问道,“什么?他要杀我?”

小五温婉笑起,“是,裴将军要杀你。”

槿娘忽地回神,猛地从地上弹跳起来,皱紧眉头叫道,“放屁!我在别馆多年,从未有什么仇家!你是魏俘,自然是杀你的!”

“姐姐不信。”小五笑了一声,“我白日从公子身边活着出来,便是公子不欲杀我。公子不杀,将军们便不敢杀。裴将军要杀的自然便是你。”

“鬼话!我奉公子之命来监视你,裴将军岂会不知?”

小五神情肃然,“那我便告诉姐姐,我随公子去正堂前,恰巧听见陆大人与裴将军说话,说槿娘此人数日来一直在上下打点,企图收买将军,陆大人怀疑你是王叔的人,借机潜伏在公子身边,好与王叔暗通款曲,甚至行刺公子。”

槿娘心里咯噔一声,顿时生出一头冷汗来。小五说得凿凿有据,似她那般最底层的魏卒绝无可能得知燕国的宫闱密事,何况她的确在设法收买将军们。

“你!你......”槿娘气得张口结舌,一时惊怒交加,油煎火燎地跺脚,“天爷!完了,我生在易水长在别馆,怎么会是王叔的人啊,天爷啊!”

小五盯着槿娘,“姐姐若肯帮我,便还有一条活路。”

槿娘大叫一声,“我才不帮你!”

小五上前一步,从槿娘髻上拔下一支长簪,握在掌心端量片刻。

“你干什......”

槿娘愈发得恼,便上前来夺。话没说完,那长簪便利落地抵上了她的脖颈,她的话登时噎在喉中。

“姐姐肯不肯帮?”

槿娘瑟瑟发抖,“你要我帮什么,我只是个婢子,我什么都不会啊......”

“我要曼陀罗和巴菽。”

“天爷,我去哪里给你弄?”

小五手中的簪子又加重了几分力道,声音清清冷冷的,“姐姐要活命,自然就有办法。”

“等等!”槿娘往后瞥着小五,“我帮了你又有什么好处?”

“姐姐帮了我,我便在公子面前为你美言,告诉公子,你干干净净,不是王叔的人。”

槿娘半信半疑,“公子会信你?”

小五忖着,谢谋对她永远只有猜忌,又怎么会信她,但他信与不信,槿娘又不会知道,因而便正色胡诌起来,“我都是公子的人了,公子怎会不信我。”

槿娘果真信了,“成......成交。”

小五这才收了簪子,“这支簪子算是借姐姐的,他日还你两支。”

槿娘手头本就极不宽裕,甚至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如今就连髻上的簪子都被“借”走了,简直天都塌了下来。

“天爷呀!”她倒在榻上捶头大哭起来,“我招谁惹谁了,个个儿来要我的命啊!”

小五没有理会,自顾自往炉中添了炭,裹了被子在炉旁烤火。槿娘也没了睡意,虽还卧在榻上,但翻来覆去地仿佛烙饼一般,便知她也没有睡。

待月落参横,天光将明,小五便叫醒了槿娘,“天就要亮了,姐姐该去想办法了。”

槿娘辗转了半夜,眼下一片乌青,她哭咧咧地起了身,“天爷呀!你再别叫我姐姐了,槿娘我受不起!”

隐隐约约听见易水镇响起了爆竹声,这是魏昭平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大年三十,有早起的人家开始烧起竹子,乞求来年驱鬼避邪,躲避瘟疫,求得长寿。

想来,易水虽在燕国,但与魏国的习俗倒有些相似。

小五长舒了一口气,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就要来了。

她的机会也就要来了。

槿娘是易水人,在别馆又出入自由,自然会有办法,日暮时分也果真带回了她要的东西,鬼鬼祟祟地朝周遭打量一番,见四下无人一把塞给了小五,抱怨了一句,“除夕我可是有公假的,都怨你,浪费我一整天。”

说完便气鼓鼓地走了,想来是要回家过年去了。

小五藏好了曼陀罗与巴菽,蛰在厢房耐心等待,就等一个一击必杀的时刻。

她相信这一刻一定会来。

除夕必有宴饮,得胜回朝的将军们必定会拿战俘取乐。

她便是那个能被取乐的战俘。

她烤着炉子守在窗边,眼见着天色一寸寸地暗了下来,也眼见着别馆的侍者沿着长廊点上了大红的灯笼,易水的人家渐次放起了烟花,倏然升至夜空又爆裂开来,笼罩了白皑皑的小镇。

果真,夜色中有寺人端着雕花托盘来,内里盛着一件与槿娘差不多的袍子,说是,“公子要喝鱼汤,命你去正堂侍奉。”

小五心头一跳。

来了。

一击必杀的机会来了。

“陆大人特意叮嘱了,要姑娘换上女子袍服侍奉公子。”

她是女子,在这别馆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一行人中,也只有陆九卿算是好的,他既这般吩咐,自有他的用意。小五便也应了,接过袍子,乖巧应道,“大人先回,我这便去备鱼汤。”

她将曼陀罗藏在怀中,也将巴菽拢进宽大的袍袖,踩着重重积雪疾疾行至庖厨。

鱼炖好了,在鼎中洒进足足的曼陀罗粉。

巴菽藏在灶台一旁,有柴火虚虚掩着,无人会留意。

端着小鼎往正堂走去,她如昨日一般暗中观察。

别馆的侍者大多放了公假回家过节了,留在馆中的侍者不多,只见到零零星星的三四个。

也不见一个将军,想必是都在正堂与公子宴饮。

小五暗暗宽心。

待到了正堂,侯在木廊的侍者推开木门,小五脱了鞋履端了托盘垂头迈了近来,门一阖上,将趁机灌进来的风雪与千家烟火气全都拦了出去。

她微微抬眸,室内人不少,主座上是谢谋,左右两侧软席上分别有陆九卿与裴孝廉及诸位将军,此时正在饮酒叙话。

很全。

可以一锅端。



小五是在魏昭平三年冬第一次见到燕国公子谢谋。

那年冬天,大雪盈尺,真是冷啊。

她将将在两军交战中与大表哥沈宴初失散,成了燕军的俘虏,与上百个被俘的魏国将士一同被紧缚双手,在马鞭的驱赶下冒雪往前挪着。

风大雪急,她冻得全身僵硬。

“给老子快点儿!”负责押送的燕兵厉声呵斥,嫌谁走得慢了便抡起马鞭肆意抽打。

她不知道要被赶到何处去,有人说要去前线做肉盾,也有人说要当着魏国大将军的面就地射杀,但俘虏总归是死路一条,没什么别的出路。

她真想躲进大表哥的营帐,裹紧棉被围在炉旁好好地烤一烤。她会把炉子烧得旺旺的,把酒煮得烫烫的,再烤几个番薯等大表哥回营。

跟在大表哥身边的三年,是最自在的三年。

她想,大表哥定还活着罢,他是魏国右将军,但愿他还活着。

西北风卷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也不知走了多久,忽然便停了下来。一排燕军有序站着,为首的高声朝驱赶俘虏的大汉禀道,“周将军,坑已挖好!”

果然,便见那一排燕军移开,一方巨大的天坑呈在眼前。

那姓周的将军笑问,“可埋得下这一百来号人?”

小五心中如枞金伐鼓,魏俘也顿时骚动不安。

原先说话的那人嗓门益发洪亮起来,“三百个也埋得下!”

燕军哄然大笑,周遭顿时人沸马嘶。但没什么法子可想,这世道礼乐崩坏,人命亦如草芥蝼蚁,死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一件事。

那姓周的将军朝天举起了弯刀,眼中杀机毕现,厉声喝道,“坑杀!”

立即便有走卒抡起马鞭朝众人抽打,“去坑边老实站好了!”

小五脊背上挨了重重一鞭子,杂乱的马蹄声在耳边不住地回响,把满地乌黑的雪泥高高溅起。

魏俘很快便被驱赶至深坑之畔,原先说话的那人谄媚道,“末将给周将军变个戏法儿,叫做‘砍蚂蚱’,将军看好了!”

小五一颗心砰砰乱跳,死死盯着那人。

便见那人举刀砍断魏俘之间的麻绳,随后一刀下去,人便呜呼一声,口中喷血摔进天坑之中。后面的亦被挑断绳子,再以同样的方式死去。

原来这便是“砍蚂蚱”。

她与魏俘被长长的麻绳前前后后地绑成了一串,可不就像狗尾巴草上串好的蚂蚱一般。

她又冷又惧,被缚的双手冻得发了紫,周身在寒风里瑟瑟发抖。但魏国的半壁山河都被攻占了,魏人又怎能幸免。

她脑中一片空白,不过是断断续续地闪过几人的面庞,便被燕军的狂笑声和魏俘的惨叫声拉回至大坑之旁。

这鬼地方也不知离魏军的大营有多远,周遭白茫茫的什么都分辨不出,在燕军的怪叫声中能听见一片杂乱的马蹄声渐行渐近。

眼见着身前的人被一刀砍死,那滚热的血嚯地溅了她一身,她红着眼眶,眼泪将将流下来便冻结成珠。

完了,轮到她了。

果然有人一脚踹中了她的膝弯,她被迫跪倒在地,险些栽进坑中,下意识地别过脸去,便见那大汉高高地举起了弯刀。

锋利的刀刃已崩了数道口子,在皑白的风雪里映出骇人的光泽,正兜头朝她劈砍下来。

小五极力压住几乎要逸出喉间的哭声,她闭紧了眸子,屏气敛声,听见那弯刀在耳边呼啸而过,杀气凛凛,就要落至她的肩头。

她想,十五岁的小五命已至此,再也无人为故去的双亲烧纸钱了。

她听得见利刃割破棉袍的声响,而方才那马蹄声已迫到了近前,有人慢条斯理地命道,“周将军手下留情。”

那刀擦过了她的肩头顿然止住,姓周的将军客气问道,“陆大人有什么吩咐?”

来人勒马止步,与姓周的将军寒暄了两句,说道,“公子水土不服,要找个伶俐的侍奉。”

姓周的道,“大人请便。”

小五心头一亮,忙扭头抬眸望去,见那人文质彬彬端坐马上,在存活的魏俘里环视片刻,少顷遥遥指着她,“站起来看看。”

小五踉跄起身,那人打量了她一番,微微笑道,“身量不高,心性倒硬。”

继而说道,“就你了。”

她悬在半空的心这才慢慢放了下来,姓周的将军哼道,“算你有造化,能从周某人的刀下活出去。”

小五盘跚着朝姓陆的官人走去,连日大雪,她的靴子早被雪水浸透,一双脚也冻得失去知觉,但总算不必死。

不死便有再见到大表哥的机会,因而她心里是欢喜的,心里欢喜便不觉得冷了。

到了马下,她强撑着冻得发麻的身子施了礼,压住声音里的轻颤,“大人。”

那人俯身握住她腕间的麻绳轻巧一提,她便横趴上了马背。虽十分不适,但想到已有了一线生机,便也没什么不适了。

姓陆的官人已打马奔了起来,她垂下的脑袋随着疾马不住颠簸,方才的杀戮离她越来越远,她轻舒一口气,虽不知他们口中的“公子”是谁,但因这位公子她才死里逃生,因而虽不曾见过,却已对他生了几分亲近。

公子定是个很好的人罢?

她暗自想,定然是的。

腊月的天黑得极早,燕军大营早早便点起了火把,穿过辕门,很快便到了中军大帐。

姓陆的官人先一步下了马,随后将她提了下来,抽剑挑断了她腕间的绳索,甚至还好心地叮嘱了一句,“公子脾气不好——能不能活,能活多久,就看你自己了。”

被绑了一整日的双手险些冻掉,此刻得了自由,小五忙拢进袖中取暖,抬头冲他一笑,“多谢陆大人。”

姓陆的官人微微点头,朝帐门扬扬下巴,示意她自行进帐。小五便也与他告了别,帐外守着的护卫挑开了帘子,并引她进了大帐。

这外头云起雪飞,天寒地冻,旦一挑开帐帘,里头竟温暖如春。

那护卫禀道,“公子,陆大人送了人来。”

青鼎炉里熊熊烧着炭,连冻了数日的身子一时松快下来。

这是小五第一次见燕国公子谢谋。






他恹恹地倚靠在矮榻上,大概的确水土不服,即便一身张扬的暗绯色长袍依旧使他看起来没什么气色。

小五伏地磕了头,一时却不敢再抬眸去看。

她生于微末,从来见不到王公贵戚,何况榻上那人金尊玉贵,干干净净。他只是靠在那里,并没有说一句话,那通身天潢贵胄的气度却叫人无处躲藏。

而她蓬头垢面,冻得鼻尖通红,粗糙的魏军袍子被马鞭抽得露出了内里絮着的棉花,靴底沾染的雪泥此刻在炉子的烘烤下化出一滩黑水,愈发令她局促。

肮脏,卑贱,粗鄙。

好半晌过去,矮榻上那人才倦倦问道,“叫什么名字?”

嗓音低沉疏冷。

她小心回道,“小五。”

那人笑了一声,“真是贱名。”

小五低垂着头,双手在袍袖中捏成一团,“父亲说,贱名好养。公子觉得不好听,便为小五赐个名字罢。”

她寄人篱下多年,尚会察言观色。他若愿意赐名,她便也能多活一阵子。

她想,但愿他能赐个名字。

不料谢谋嗤了一声,淡漠说道,“不过是个俘虏,早晚要埋进坑里,何必浪费心力。”

小五垂下眉来,掩住眸底黯然,“公子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小五什么都会做。”

没说几句话的功夫,那人又呕吐起来,她赶紧跪行几步上前为他轻拍脊背。她照顾病重的父亲数年,知道该怎么侍奉病人。

但年轻的公子却抬手一把推开了她,一双好看的丹凤眼中流出嫌恶,开口时话声亦是十分清冷,“谁许你碰我?”

小五一怔,慌忙收回手来,轻声辩白道,“我只想要公子好受点儿。”

谢谋轻笑一声,“你可知自己多脏。”

她的脸色涨得通红,不禁垂眸望去,粗布衣袍溅满了魏人的血和乌黑的泥点,浑身上下脏得不像样子,虽不曾照过铜镜,但亦能想象得出自己的狼狈模样。

她忙退后几步,规规矩矩地将双手拢进袖中,小心翼翼道,“小五不懂规矩,公子息怒。”

“陆九卿在干什么......”他气地咳嗽起来,脸色便愈发难看,随意抬起手来指着帐门,“去,洗净再来!”

小五忙起身退出大帐,外头的雪下得越发地紧了,她打了一激灵,不知该去往何处。恰巧见陆九卿正立在一旁的帐门处朝她招手,她紧走几步赶了过去。

陆九卿笑问,“公子可还满意?”

小五轻轻摇头。

陆九卿又问,“公子可有什么吩咐?”

她如实回道,“公子要我洗净了再去侍奉。”

“那你至少活得过今日。”陆九卿颔首微笑,“热水已备好了,去吧。”

活得过今日便是好事。

小五应了,正要进帐去,转头见陆九卿还在原地立着,便问,“大人,不会有人进来罢?”

她自跟随大表哥进了军营,一向是扮成男子模样,原先处处有大表哥关照,从不会出什么纰漏,数年都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如今却是不同了,时移世易,因而要问。

陆九卿似是奇怪她竟会问出这样的话来,片刻才点了头,“嗯”了一声。

这营帐不大,但也五脏俱全。内里果然有一方木桶,此刻正袅袅冒着热气,一旁木架子上甚至还搭着干净的衣袍。

她把木架子挪到外侧遮挡着,瞄了一眼帐门,见帐门低垂,并没有什么人,这才褪了那身脏透的粗布袍子,钻进了温热的木桶。

身子虽舒展了,心却一直悬着。那帐外的燕国将士不断巡逻,来来往往的脚步声踏得她心里极不安宁,不敢多做耽搁,匆匆洗净便取来衣袍。

燕人高大,那衣袍并不合身,她穿着因过于宽松,胸前便觉空空荡荡。环顾营帐四周,见案旁架着一把弯刀,忙取来“刺啦”一声将多余的衣摆裁了一块去。

裁下来的软布恰好能裹了胸口,衣摆又不至于拖在地上。

她收拾妥当便出了营帐,见陆九卿正垂眸立在中军大帐外,双手在身前浅浅拢着。

还未走到近前,便听帐内有什么东西掀翻在地,砰砰地响了数下,再没了声音,不久便见三个庖人端着汤罐满头冷汗惶惶而出。

小五心里忐忑,不知该不该进去,便在帐外踟蹰。

陆九卿低声道,“公子身子不适,又吃不惯军中的伙食,不能前去督战,心情糟透了。”

这难不倒小五。

自她记事以来魏国便是连年的干旱和战乱,三岁时母亲亡故,六岁时父亲也一病不起,她自此便开始侍奉病重的父亲,整整侍奉了四年。

后来父亲拼着一口气将她送到了大梁的外祖母家。舅舅是魏国大将军,常年在外带兵打仗,并不常在家。因母亲当年是被逐出了家门,因而外祖母与舅母并不喜欢她,表姐沈淑人更是成日找茬,她寄人篱下,便想尽办法去侍奉讨好外祖母与舅母,希冀博长辈们一笑,这一侍奉便又是两年。

她这辈子唯一的好运气,便是得到大表哥沈宴初的庇护。没几年,沈宴初随父从军,她便扮成随从混进军营,日日跟在沈宴初身边。

谁想到燕魏两国交战,魏国连连败退,丧失了东北大片疆土。她在混战中与沈宴初走散了,竟落成了燕军的俘虏。

还没等她说什么,便听帐内的人斥问,“那魏俘还活着么?”

陆九卿赶紧示意小五进帐,将将挑开帐帘,一块麻饼险些砸到她脸上去,她下意识地抬袖一挡。

“你敢躲?”那人眉头紧锁。

小五赶忙跪了下来,“小五不懂燕国规矩,公子恕罪。”

他拿起手中的麻饼再去砸她,她便不再躲了,生生地挨了一下。

见她干干净净的,他倒有了几分精神,命道,“抬起头来。”

小五依言抬头,却见那人眼眸微眯,薄唇轻抿,旋即轻笑出声,“倒还有点儿人样。”

小五心想,这人阴晴不定,她早晚难逃一死。

见他敛了怒气,她便趁机问道,“公子可吃过烤番薯?”






谢谋冷着脸不说话,小五便知他不曾吃过,因而提议,“番薯香甜,公子不如一试。”

他没有点头,但好似也并不反对,想来是因实在饿极了罢,小五便起身垂头退了出去。

陆九卿赶紧安排人送来洗净的番薯,小小的竹箩里盛了三四块,皆是不染一尘,还叮嘱了一句,“公子洁癖,你多留意。”

小五对陆九卿十分感激,他的话她自然也都信。

端着竹箩进了大帐,矮榻上那人正仔细翻阅竹简。

她不敢扰他,默然跪坐炉子一旁,卷起袖子将番薯架在炉上小心翻烤。

大帐很静,只听得见火苗把番薯皮烧得噼里啪啦作响,偶尔听见那人竹简翻动,再没有别的杂音。

小五抬眸偷偷去瞧,那人有一张刀削斧凿般的脸。肤色偏白,眉峰很高,是浓郁的黑,眼窝深邃,睫毛也很长,哦,睁眸时记得是一双摄人心魄的丹凤眼,他的鼻梁高而坚挺,唇很薄,下巴坚毅。

分明是世间上等的好颜色,却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小五心里惧他,一举一动便愈发小心翼翼起来。

那炉上的番薯烘烤久了逐渐皱了皮,溢出糯香的味道来,把大帐充盈得严严实实。待烤软了,便弹掉烤焦的薯皮,仔细盛入青铜托盘。

起了身见谢谋正抬眸打量着她,神情辨不分明。她心里一凛,便想,那人也许正在思量该如何处置她。

也许先杀了再埋,也许直接丢进天坑。

她把托盘置于谢谋面前,随后远远地退开,“公子尝尝罢。”

谢谋倒肯吃。

自入魏国以来督军已有三月余,军中的伙食不是肉糜便是腌菜,再配上几张干巴巴的胡麻饼,连口青菜都吃不上,加之水土不服,他见了便止不住要吐。

说来也怪,魏国的水他都饮不惯,烤番薯倒能吃得下。

他在燕国金尊玉贵,吃得都是珍肴异馔。她做得不过是乡村野味,他大概从未尝过,因而觉得新鲜,竟一连吃下两块。

小五暗暗舒了一口气,她好像找到了在谢谋手中求生的法则。

她是俘虏,便要对他有用。

有用才能活下来。

她想法子去解决谢谋水土不服的问题。

魏人有古方,若遇水土不服必先食用当地所产的豆腐。若没有豆腐,豆浆也是好的。小五过去在大梁侍奉外祖母时向年长的嬷嬷们学了不少本事,因而知道。

她向庖人借来黄豆,用水足足泡了小半日,再用石磨子磨得细细的,细帛虑净粗糙的豆皮渣,最后在行军釜中煮沸,便熬出了一小锅香醇的豆浆来。

那人饮了豆浆身子果然舒适许多,气色也好了,顺带着脾气也好了不少。

小五便每日都磨豆浆,甚至还去溪边翻开雪,挖出水嫩嫩的荠菜来。荠菜生在冬春,口感鲜美,达官显贵自然不识,对穷苦人家而言却是饱腹之物。

她煮出的荠菜粥鲜美可口,谢谋半月不见青菜,兴致好了便问,“这是什么菜?”

小五便答,“是荠菜,魏国冬春时节总有。”

“何处会有?”

她笑道,“山里溪边,到处都是。”

那人微微点头,又问,“魏人可都吃?”

小五只当他随口一问,便道,“冬日山里没什么菜可吃,寻常百姓常以此下饭。”

“魏军可吃?”

小五心里的弦乍然绷紧,抬眸见那人唇角的笑意早便敛去,一双鹰隼般的眸子正紧紧审视着她。

她的一颗心七上八下跳得厉害,却不敢叫他瞧出分明,装作寻常的模样道,“魏军有专供的粮草,也有随军的庖人,因而并不怎么吃。”

那人约莫信了罢,少顷气定神闲命道,“过来。”

小五下意识地吞咽口水,垂头上前,在他身前跪坐下来,试探问道,“公子有什么吩咐?”

那人微微倾身,他身上那淡淡的雪松气扑入她的鼻翼,她从未与谢谋如此靠近。

小五不知他要干什么,却被他的气息扑得脸色微红。

那人却伸出修长白皙的手来兀自探上她的脖颈,她惊惶不定地看着谢谋,他额间暴突的青筋暴露了云淡风轻下的愠怒。

她突然想起陆九卿的话,“公子脾气不好,能不能活,能活多久,看你自己了。”

须臾,那人遽然收紧掌心力道,手指按得骨节发白,“魏军到底吃不吃?”

他吃饱喝足力道极大,她受制于他,立时被掐得喘不过气来,本能地挣扎了几下,企图掰开他的掌心。

谁料到她的双手甫一碰到他,他竟似被烫到一般,登时松开手去。

一双墨色凤眸正肃然凝视着她,似在等她回话。

是了,他有洁癖,自然不愿被人触碰。

小五一下子缓过劲来,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却不敢再隐瞒,只得回道,“偶尔会吃。”

谢谋轻嗤一声,片刻朝帐外的人吩咐道,“待雪化了,放火烧山,魏国不能再有一棵荠菜。”

帐外是陆九卿的声音,“是,公子放心。”

小五已是懊悔不迭,她低垂着头,眼底沁泪,“大都是穷苦人才吃,公子手下留情,给魏人留一口吃的罢。”

谢谋冷笑,“你自己能活几日尚且不知,何必忧心旁人。”

小五再不敢说什么。

不久有将军进帐议事,她识趣地退了出去,立在帐外候着。

燕国的军务大事,她一个魏俘自然是不敢听的。她已是朝不保夕,听得多了死得便快,小五怎么会不懂得这个道理。

帐门并不隔音,她断断续续地总能听见一些。帐内的人在商议,说魏国的腊月太冷,将士冻伤无数,不宜再战。何况已经陆陆续续打了三个多月,两国都已兵疲马乏。

似乎还说燕军既已占领了魏国东北一带国土,不如先派兵驻守,好好整顿兵马,待囤积了足够的粮草,来年春天再战。

两国停战是好事,这三月来,魏军一败再败,连丧多座城池,燕军就要越过黄河直逼国都大梁城下了。

只是,她又该怎么办呢?

谢谋在魏地水土不服,她才显得有了几分用处。若他回了燕国,可还会需要她吗?

小五不知。

待将军们议完事离开大帐,小五便寻了机会问他,“公子何时回燕国?”

谢谋头都不抬,斥道,“多嘴。”

她心中如鼙鼓动地,挣扎了好一会儿还是硬着头皮问道,“我......我只是想问公子,可......可会看在小五尽心侍奉的份儿上,放小五一条生路?”

若能活着离开,她便去对面营中寻大表哥,大表哥待她好,跟着大表哥总是没错的。

那人闻言抬眸上下打量着她,帐内一时什么声音都没有,只听得见火星子噼里啪啦地在青鼎炉里炸开。

小五拢在袍袖中的指尖都快掐破了,迟迟等不来他的回答。

不回答便是回答了。

她垂眉敛目,闭上了嘴巴。

她想,当日与她一同关押的俘虏皆被悉数坑杀,她又怎会例外。果然,那人凉薄说道,“你知道的太多,怎会放你。”

小五暗咬着唇,“那我跟公子回燕国,我很会侍奉人。”

那人又道,“燕国宫人婢子众多,不缺你一个。”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